興義滄江采取應急措施 打好抗旱救災攻堅戰(zhàn)
亮點黔西南訊 滄江鄉(xiāng)的夏旱災情已持續(xù)110天,至目前有6350余畝耕地受旱,其中旱地4800余畝,水田1550余畝,近2000畝林苗被烈日曬殃,另有約650畝田未打田插秧,全鄉(xiāng)440口水窖蓄水不足,4500人面臨飲水困難。針對目前嚴峻的形勢,滄江鄉(xiāng)果斷采取應急措施,確保打好抗旱救災攻堅戰(zhàn)。
高度重視,動員干部黨員下“一線”。旱情發(fā)生后,滄江鄉(xiāng)黨委、政府迅速召開“滄江鄉(xiāng)抗旱救災緊急調度會”,制定下發(fā)《滄江鄉(xiāng)抗旱救災工作實施方案》,部署本鄉(xiāng)的抗旱救災工作,同時安排30名干部組成6個抗旱救災工作隊,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一道投入到尋找水源、抽水打井、修繕水渠、送水送物等救災工作中,并根據(jù)《滄江鄉(xiāng)抗旱救災工作實施方案》要求,對包村干部、村組干部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,對抗旱工作不作為、亂作為的干部嚴厲處罰,切實做到“人人肩上有擔子,村村都有責任人”,確保實現(xiàn) “保生產(chǎn)、保民生、保穩(wěn)定”目標。
日夜堅守,打好抗旱救災攻堅戰(zhàn)。連日來,全鄉(xiāng)各站所干部職工分工協(xié)作,全力堅守在抗旱救災的工作崗位上。黨政辦在抗旱工作中做到“三個堅持”:一是堅持每天收集各村旱情動態(tài)情況,安排2名工作人員分頭負責抗旱水情、旱情統(tǒng)計、信息綜合和報送工作,及時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上報;二是堅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,及時劃撥專項資金2萬余元,購買水管、水泵、儲水桶以及其他急需的抗旱物資;三是堅持宣傳抗旱救災知識,及時公布各村旱情動態(tài)。鄉(xiāng)水利站、農(nóng)業(yè)服務中心組織人員分赴各村尋找和開辟新的抗旱水源,積極幫助受災農(nóng)戶開展改種補種工作,奠定了打好抗旱救災硬仗的基礎。
科學調度,開展抗旱服務到田間。堅持“搶用河水、巧用塘水、節(jié)約用水”的原則,安排水利站干部職工、各村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田間,廣辟抗旱水源,采取蓄、攔、引、提多種措施,最大限度增加抗旱水源。同時從財政專門劃撥抗旱資金5萬余元,幫助群眾打深水井10口,修補水窖100余口,6個抗旱救災工作隊運送25臺抽水機分別到旱情嚴重的坪堡、小米、祭山林村抗旱救災。
截至目前,全鄉(xiāng)共投入抗旱資金11萬元,為新寨村、滄江村解決抽水機75臺套,出動抗旱人力152人,持續(xù)對沿河兩岸的145畝受旱農(nóng)田進行灌溉,并組織人力維修滄江公路沿線的灌渠2200余米,保證了附近的農(nóng)田得以持續(xù)灌溉。同時在壩大章村新建人畜飲水備用飲水源點11處,鋪設人畜飲水工程管線500米,解決了75戶300余名群眾和壩達章小學110名師生的飲水困難問題。另外及時化解、調處因爭水、爭電引發(fā)的矛盾糾紛32起,調供電部門架設臨時輸電線路500余米,解決了祭山林村、滄江村部分群眾無電抽水的難題。
(羅金坤 報道)
